一碗素湯.煨出民國風華
胡麻隱香.素湯藏詩
從蒸籠到碗底霞,煨進歷史的餘香
不煎不炸,蒸煨之道,養心亦養胃
煨的是蔬香,更是文人雅興
這碗承載著民國風雲的煨麵,曾在圓山園苑廳裡氤氳著歷史的溫度。據傳蔣公晚年獨愛這般清雅,玉匙輕攪間,攪動的是東籬菊影,亦是金陵舊夢。那胡麻醬裡藏的,許是江南三月的煙雨;乳白湯中煨的,或是士林官邸的晨昏。看更多...
上湯煨麵
食材:
細圓中麵一份(200克)
奶油白菜兩根
青油菜一根
素于板兩片
鮮香菇一片
美白菇6朵
紅蘿蔔2片
木耳片2片
配料:
芹菜碎少許
薑末少許
調味料:
沙拉油1大匙
山泉水800cc
鹽1小匙
香菇精2小匙
胡麻醬1茶匙
白胡椒粉0.2小匙
作法:
一
將新鮮白麵條放入籠中大火蒸6分鐘,取出備用。
二
鍋熱倒入沙拉油,放入薑末、芹菜末爆香,倒入山泉水,再加上胡麻醬,水滾放入麵條,煮熟放入所有食材及所有調味料,待所有食材煮熟出鍋⋯⋯然後您知道的。搶用。老蔣總統晚年的最愛。圓山大飯店的美食。
【詩意化食譜】
《雲霧煨春色》
白玉細麵臥雲籠,六分仙氣淬筋道。
銀釜初溫琥珀光,薑雪芹星落玉堂。
泉湧三疊化乳漿,胡麻暗香繞畫梁。
青霜翠羽次第舞,素鮑瓊菇綻琳琅。
一勺鹽花調山韻,半匙椒雪點晴光。
文火慢煨春滋味,玉碗盛來琥珀光。
【知識點記憶口訣】
(蒸麵要訣)
雲籠六分白玉條,
過水三滾不軟腰。
筋道全憑蒸火候,
莫教沸浪損妖嬈。
(調味黃金比例)
一山二菇三胡麻,
鹽花輕點雪飛沙。
胡椒半匙藏春意,
恰是蔣公碗底霞。
(食材處理順序)
青蔬素鮑後登場,
耐煮菌菇先釋香。
紅蘿木耳朵朵開,
翡翠玉片壓軸來。
【典故化用】
這碗承載著民國風雲的煨麵,曾在圓山園苑廳裡氤氳著歷史的溫度。據傳蔣公晚年獨愛這般清雅,玉匙輕攪間,攪動的是東籬菊影,亦是金陵舊夢。那胡麻醬裡藏的,許是江南三月的煙雨;乳白湯中煨的,或是士林官邸的晨昏。
【詩意技法解析】
1. 以"雲籠"喻蒸籠白霧,用"淬筋道"活化蒸煮過程
2. 將山泉水擬作"三疊泉",暗合茶道美學
3. 用"青霜翠羽"代指各色蔬菜,賦予植物仙姿
4. 以"蔣公碗底霞"點睛歷史典故,增添人文厚度
5. 收尾"琥珀光"照應開篇"琥珀光",形成詩意閉環
這般書寫,既存料理真味,更添七分詩情。每句皆可成畫,每韻暗藏機鋒,使尋常庖廚事化作可讀可品的文字盛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