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指以 [植物性食材為主,不含葷食(肉類、海鮮、動物油脂等)] 所製作的各類點心,廣泛涵蓋中式與西式點心的各式品項,例如包子、餃子、酥餅、糕點、甜湯、油炸物等。這些點心除了滿足口腹之欲,更展現出素食者對飲食文化、健康養生與環保理念的堅持。
1. 中式點心
蒸點:如素小籠包、素燒賣、紅豆包、蘿蔔糕、芋頭糕。
炸點:如炸春捲、芝麻球、炸麻糬。
酥餅類:如素月餅、豆沙酥、蓮蓉酥。
湯點類:如湯圓、豆花、綠豆湯、紫米粥。
2. 西式點心
烘焙類:如香蕉蛋糕(無蛋奶版)、燕麥餅乾、椰香瑪芬。
甜點類:如豆乳布丁、寒天果凍、手作果醬塔。
素食點心多以以下材料為基礎製作:
主食材:高筋/低筋麵粉、糯米粉、地瓜、南瓜、芋頭、豆類。
植物蛋白來源:黃豆、豆腐、素火腿、素肉、麵筋。
香料調味:芝麻、五香粉、香椿、紫蘇、味噌等。
天然甜味來源:紅豆、棗泥、桂圓、黑糖、椰漿等。
健康養生
少油、低鹽、無膽固醇。
避免動物性脂肪攝取,有助於心血管保健與體重控制。
常搭配全穀類、豆類等高纖食材,促進腸道健康。
道德與環保
不宰殺動物,尊重生命。
減少畜牧產業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與水資源浪費。
有助於建立永續飲食與地球友善的生活方式。
文化傳承
起源於佛教、道教齋戒文化,廣見於廟宇齋堂、民間慶典。
節慶與祭祀用素點,如壽桃、發糕、紅龜粿,蘊含深厚民俗意涵。
現代亦作為「無肉日」或淨心飲食的文化選擇。
創意融合
結合中西式點心技術,創造新口感與新造型。
使用如藜麥、燕麥、豆腐、堅果等健康新食材,帶來更多變化。
製作上講究細節,色香味俱全,與一般葷點不分軒輊。
素蟹殼黃
上海風味的鹹甜酥餅,外層香酥、內餡濃郁。
傳統蟹殼黃的素化版本,使用芝麻、豆沙、蘿蔔絲等餡料。
素小籠包
以冬菇、筍丁、粉絲等模擬鮮味。
搭配素高湯凝凍,蒸煮後包子內湯汁飽滿,口感接近葷食。
素芋泥酥
外層使用千層酥皮,內餡為綿密芋泥。
搭配少量椰奶或堅果增加香氣,適合甜點或伴手禮。
素紅豆包
使用紅豆泥或蜜紅豆作內餡,外皮Q彈。
為茶點或早餐常見選擇,深受長者與孩童喜愛。
全素(Vegan)訴求:不僅無肉,也不含蛋奶,對蛋奶素與嚴格素食者更友善。
養生食材入點:如紫地瓜、藜麥、黑米、堅果等增加營養價值。
創意造型:小動物造型、茶藝風造型,吸睛又討喜。
冷凍宅配:適應電商趨勢,可微波即食、簡便享受。
「素食點心」不只是素食者的餐點選擇,更是結合文化、健康、創意與環保的飲食藝術。無論是日常茶點、節慶供品、齋戒食物,還是現代養生飲食的延伸,素點都展現了不靠肉類也能極致美味的烹飪智慧。透過素點,我們品味的不只是口感,更是一種生活哲學與價值選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