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2年台北中式點心冠軍
以其「皮薄、湯多、餡鮮」而聞名。主要特徵在於:包子內含大量鮮美的湯汁,一口咬下會「爆漿」,因此又被稱為「灌湯小籠」。
上海功德林(台灣館)最出名的一道上海點心
是中國上海地區著名的傳統點心,也叫「小籠湯包」或「小籠包」,其中「灌湯」是指包子內餡中含有大量濃郁的熱湯汁,一咬下去湯汁會「爆漿」的那種口感,是其最大特色。看更多...
湯多如灌湯
內餡中的素料,蒸熟後化成豐富湯汁,吃起來像「灌湯」一樣多汁。
皮薄不破
麵皮需擀得極薄但有韌性,能包住滿滿湯汁而不破裂。
一口爆湯
吃的時候會爆出湯汁,建議先咬小口吸湯,再吃餡,避免燙傷。
現點現蒸
多數灌湯包是現包現蒸,剛蒸好的最為鮮美,湯汁飽滿、香氣四溢。
尺寸差異
小籠包:體積較小,多為一口一顆。
灌湯包:體積較大,接近小包子大小。
湯汁含量
小籠包:湯汁適中,咬開會有湯但不過多。
灌湯包:湯汁極多,如同「灌滿湯汁」,需小心食用。
食用方式
小籠包:可直接一口吃下,搭配醋與薑絲。
灌湯包:需先咬開小口吸湯,再吃內餡與外皮,避免湯汁燙口或灑出。
常見販售地區
小籠包:常見於上海、南翔、台灣等地。
灌湯包:多見於上海城隍廟、江南地區的特色小吃攤。
輕輕夾起,防止皮破。
放湯匙上,咬開小口。
先吸湯汁,再吃內餡。
可搭配薑絲+醋提升風味。